1、撞车后未处置离开,赔偿如何解决
撞车后未处置离开,即发生了交通事故逃逸行为,一旦逃逸行为被确认,受害人或其家属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追究肇事者的民事责任,需要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:
1.在处置此类赔偿问题时,应第一确定事故责任。若逃逸者被证实为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方,那样其应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,包含但不限于医疗成本、汽车修理成本、误工成本等。
2.若逃逸者没办法找到或无力赔偿,受害人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,但首要条件是该汽车已投保了相应的保险险种。
3.对于逃逸行为本身,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手段。肇事者可能因逃逸行为而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,面临刑事处罚。
4.逃逸行为也会致使保险公司拒绝赔偿或减少赔偿额度,因此,法律快车提醒,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,应积极配合处置,防止逃逸行为的发生。
2、交通事故逃逸法律后果
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后果是紧急的。依据法律规定,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将遭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。
1.“交通肇事后逃逸”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,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。对于肇事后未逃离事故现场,但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置时逃跑的,也应视为“交通肇事后逃逸”。
2.若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,则处罚更为严厉,将遭到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。这里的“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”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,使得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。
因此,交通事故发生后,行为人应积极配合处置,履行救助义务,防止逃逸行为的发生,以免面临紧急的法律后果。